您好,欢迎来到陕西省汤峪矿泉医院官网!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  关于我们 > 历史背景

历史背景
   汤峪矿泉,原名石门汤泉,为蓝田八景之一,温泉从两河交 界的终南山脚下之三角地带涌出。该泉据碑文、《蓝田县志》、 宋《长安志》所述,系于唐初发现,知今已有 1350 余年,若于临潼的华清池及眉县之风泉汤联系起来看,则泉涌出地面时间当在 2000 年或更早些。 1941 年续修的《蓝田县志》云:“归阁经日 : 唐初有并僧止于此,大雪,其地雪融不积。僧曰:下必有温泉,掘之,果有温泉涌出,遂置舍两区,凡有疾老治多愈。”损后有白鱼之瑞,复神女频降,遂立玉女堂于泉侧。明皇时,赐名大兴汤院,后辟五个塘,分别为玉女、融雪、连珠、漱玉、濯缨塘,热以次减。明天顺 3 年重修后,泉被水冲,改为四塘 : 玉女塘 , 专为妇女沐浴之用;改融雪塘为官塘,供官绅浴用 ; 改漱玉塘为五花塘,供病者洗病用;改濯缨塘为澡塘,供平民浴用。并立 “石门汤泉洗病时辰碑”,详细记载了适宣洗病的病种、禁忌和洗浴时间。终年洗痼者络绎不绝,尤以春季为最多,故有梅花水之称,即浴即愈,又有功德水之誉。汤泉发掘以来,远近的劳动人民来此治疗风湿病、疥疮、皮肤病、神经、肌肉痛等络绎不绝,确实洽愈了不少人的沉病痼疾,恢复了他们的健康。在西北五省和晋鲁等地群众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,流传着不少的神奇传说,许多弃疾健归的人吟诗作赋,赞颂温泉的丰功伟绩,汤浴温泉便荣获了“仙泉”“神水”及“天下第一池”等桂冠。

汤峪疗养院建于 1953 年,该院设有病床 300 余张,以矿泉治疗为主,分设皮肤病、关节病、招待浴池 40 多间,每天可供 300~400 人水疗。院内新建全省最大的康复理疗楼一座,有现代化设备的体疗健身房、康复功能评价科室,主要理疗有光、电、热、蜡、磁、超声、激光、音乐电治疗等,传统医学治疗有针灸、火罐、酒、醋疗法、推拿、按摩、手法、牵引、气功信息等 40 余种治疗手段,检查设备齐全。主要适应症为 : 风湿性疾病、运动系统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、皮肤病以及单纯性肥胖症、非胰岛性糖尿病、早期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、脉管炎等。饮用疗法可洽疗习惯性便秘等。禁忌症有一切急性传染病、恶性肿瘤及各器官的结核、出血性疾病等。   

汤峪矿泉医院建院 60 年来,先后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贺龙元帅、习仲勋同志等,经济学家马寅初、著名画家李琦等大批老干部来此考察和疗养,同时慕名前来沐浴洗病者多达全国 21 个省市和地区 3 万余人次,还有不少国外友人。治疗病种达 105 种,有效病种 75 种,尤其对风湿、类风湿、银屑病、强直性脊柱炎、骨折、外伤后遗症等疗效非常显著,总有效率达 90% 以上。

该院占地 98656. 8 , 院内有分散式和组合式各具特色的建筑群,依地势高低相互错落,显得层珠分明,新颖别致,亭台楼阁,古香古色 , 精巧典雅,楼前屋后,道路两旁,绿树成荫,松柏藤木,舞姿多态,林园艺圃,奇花异卉布满院落,四季常青,苍翠锦簇。横跨院落的三座小桥下,流水潺潺,终年不息。

    该院背山面水,风景秀丽,空气清新,气候适度,东为驰名中外的临潼华清池,兵马俑所在地,西接 150 公里眉县境内的六月积雪的太白山。汤峪温泉位于汤峪湖畔,是西安市和蓝田县新开发的旅游区之一,周围又有闻名中外的“刘秀窑”“石门关”、蓝田猿人遗址“公王岭蓝田溶洞”、佛教古寺“水陆庵”“兴教寺”等名胜古迹,因此,汤峪温泉早已成为一处颇为著名的慢性病治疗、老干部疗养康复和旅游的胜地, 1989 年该院被中国国际康复协会吸收为成员单位,为港、澳、台胞、国际友人提供保健旅游的新项目。